隨著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不銹鋼行業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高祥明強調,各企業應站在高質量發展的高度,謀劃轉型升級戰略和途徑,全面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加快不銹鋼行業由大到強的轉變。
他分析了當前的國際、國內形勢。從國際上看,不銹鋼出口不確定性增加,出口難度越來越大,進口量明顯抬升,國內不銹鋼市場競爭更趨激烈;從國內看,盡管2019年我國經濟調整的可能性有所提高,但不銹鋼具有功能性、不可替代性等特點,預計我國不銹鋼產銷仍呈平穩上升態勢;從行業看,企業效益轉好后,新一輪產能擴張的沖動加劇,或將為行業健康發展埋下隱患。
為此,2019年,不銹鋼行業將認真貫徹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繼續深化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市場拓展和綠色發展,注重防控風險,優化行業業態,促進高質量發展,重點做好五個方面工作。
一是推進質量升級,提升產品質量穩定性。各企業要高度重視,加強體系建設,加強員工隊伍建設,改進激勵機制,把產品質量持續提升與企業品牌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努力制造精品,創建中國品牌。
二是推進科技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目前,我國不銹鋼行業正處于由大到強的歷史轉折時期,各企業應在科技創新方面有更大作為,建立更強的創新體系和隊伍。
三是推進產品應用,提升不銹鋼消費水平。高質量發展為不銹鋼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舞臺,全行業應把握機遇,精準推進消費升級。
四是推進超低排放改造,提升綠色發展水平。當前或今后一段時間,不銹鋼廢渣、廢酸的無害化處置可能會成為社會高度關注的重大問題,各企業要加大研發投入和治理力度,著力實現廢渣資源化、廢酸減量化以及回收,切實推進不銹鋼產業的綠色制造。
五是嚴密防范風險,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各企業應樹立風險意識,加大風險防控力度,確保全年平穩運行。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志方在會上也指出,國內不銹鋼產能在建930萬噸,新規劃600萬噸,全部投產后將突破5300萬噸。新增產能已由需求拉動性增長轉變為過剩性、淘汰性增長。2017年、2018年,不銹鋼冷軋新增產能600萬噸,未來3年冷軋產能將繼續增長1066萬噸,產能利用率將降至70%以下,不銹鋼冷軋產能嚴重過剩。針對產能擴張沖動,期市非理性操作,產品標準雜亂無章,以及金融、稅收、匯率等的變化,各企業應進行跟蹤研究,超前預知預控,改善行業業態,保障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