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說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小說《巴黎圣母院》,但是就在今天,卡西莫多的故事將就此結束嗎?一場大火將這座享譽世界的博物館付之一炬。
巴黎圣母院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納河畔,始建于1163年,于1345年完工。巴黎圣母院15日傍晚發生大火,大火最初于當地時間15日18時50分(北京時間16日0時50分)左右被發現,現已造成巴黎圣母院塔尖倒塌,建筑損毀嚴重,暫無人員傷亡報道。同時法國總統馬克也在電視講話中宣布,將重建巴黎圣母院。
博物館防火和防盜同樣重要,博物館里是人類的歷史留存,是人類發展的記憶,里面有無數的珍貴文物和歷史印記。
就在去年巴西國家博物館被一場大火燒掉了200多年的歷史見證,主館直接被燒成了空殼,其中2000萬件藏品九成被毀。這場人類文物史上的浩劫讓全世界為之心痛。
博物館里,對于文物看重于防盜,對于博物館則偏重于防火,所以故宮上一代“看門人”單霽翔對故宮的防火防盜非常看重,600年故宮承載了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程和見證,是全國乃至全球無數復制的人類珍貴文化遺產,對于這座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木制結構宮殿,防火防盜相關的安防工作可謂是整個故宮日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對于防火工作,故宮有隨處可見地下消防栓與消防器材箱,處于保護文物的最終目的,館內無法配備噴淋系統,只能依靠人工滅火,所以到了關鍵時刻,故宮的每一名工作人員都能變身消防員;另外故宮為了防火,更是自行搭建了高壓供水管網并配備自己的發電設備,保證消防管道內隨時有水可用,發電官網可保證至少8小時的供電;同時在1970年周總理批示下,從府右街抽調一個消防排,進駐故宮成立了“故宮消防中隊”。單霽翔曾表示:“中國剩下的文物丟不起,也毀不起”。
針對這次巴黎圣母院火災,除了痛心之外,也應該帶來一絲反思,作為世界級博物館,防盜工作不論是聯網報警、視頻監控或是紅外周界防盜等各種技術配上人防防范,可能已經做到滴水不漏,但是對于一個博物館來說,除了針對珍貴文物的防盜工作以外,于博物館本身而言的防火工作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