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要從產業的全生命周期來看。比如北新建材做石膏板業務首先是從源頭原料上環保,不再開山挖礦,而是用火電廠的工業副產品脫硫石膏作為替代原料;生產環節做到節能減排,實現近零排放;通過產品的標準化模塊化輕量化,減少運輸過程的能耗和排放;通過研發推進“內裝裝配式”和“外裝裝配式”技術體系實現建造環節的節能減排;提升產品的節能效果和環保健康標準,讓建筑運行使用時節能減排;最后,在建筑拆除時由于石膏板系統可以回收再利用,大量減少建筑垃圾,實現循環生態。每個行業都可以像石膏板工業這樣通過綠色發展創新發展不斷提高全生命周期的生態環保水平,這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領域。
根據全產業鏈和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北新建材建議:第一,要從有利于高質量可持續大規模使用消納的角度制定各行各業排放廢棄物的強制性標準。比如工業副產石膏,歐美發達國家都有強制性排放標準,有利于生產石膏板來大規模消納,而中國由于沒有強制性標準,很多副產石膏堆積如山,造成新的固體廢棄物污染。第二,以排放為標準,而不是由政府部門指定哪些生產線技術屬于“環保”哪些屬于“關停”,促進各行各業環保技術的創新研發。政府規定太細,不僅常常由于信息掌握不全面、反應調整不及時而造成問題,而且不利于企業根據自身優勢進行的自主技術創新。政府只需要制定各種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以實際檢測排放作為允許生產或關停限產的標準。第三,鼓勵適宜中國的能源環保技術創新。中國的能源結構是煤多油少氣貧,應該由國家和企業投資研究出全世界最先進的清潔高效燃煤技術。要避免“何不食肉糜”的問題。
北新建材早在2005年就開始主動響應“藍天北京”的號召,在涿州石膏板工廠采用天然氣作為能源,多年來冬天都要停產一個月甚至兩個月,就是因為天然氣不夠需要優先保障居民用氣。法蘭克福附近一家知名石膏板公司的兩個工廠,一個使用天然氣,另一個繼續使用煤炭。只要排放達標,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生產線技術需要選擇不同的能源系統。實際上,石膏板工業由于燃燒溫度低于800度,氮氧化物的排放很難處理。通過多年研發,北新建材已經掌握世界領先的高效清潔燃煤技術,可以實現低于天然氣的環保排放。如果繼續研究實踐迭代升級,中國完全有可能掌握全世界最先進的高效清潔燃煤生態環保技術,就像高鐵工業取得的領先全球的成就。第四,從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推動行業的生態環保綠色發展。房地產建筑建材產業鏈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的49.5%,環境負荷比例也是很高。發展裝配式建筑體系對緩解環境問題和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至關重要,但往往被簡化為結構裝配式,甚至簡化為PC預制混凝土構件裝配式。實際上應該四個裝配化才能被稱為裝配式建筑,即實現結構裝配化、內裝裝配化、外裝裝配化及設施設備裝配化。北新建材研發完善“魯班萬能板”內裝工業化體系,全面替代磚頭砌塊木材等消耗環境資源能源的傳統建材,全面取消刮膩子刷涂料貼壁紙貼壁布等濕法作業,實現“個性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式施工、即裝即住”。替代石材的金邦板裝配式外墻體系、替代鋁合金天花的新一代礦棉板條板懸浮系統,替代地毯瓷磚木地板的彈性地板系統,真正實現了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的綠色化,避免開山挖礦砍樹,減少高耗能高污染的磚頭砌塊瓷磚等建材生產,推動行業的生態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