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11月17日電(湯彥俊)每年的11月是“肺癌關注月”,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再次啟動“鼓5人生”肺癌患者關愛活動,發起“最多人參與的線上雙手擊掌視頻接龍”吉尼斯世界紀錄稱號創造行動,以隔空“云”擊掌接力的形式,鼓勵肺癌患者跨越5年生存期。11月17日第20個“國際肺癌日”的當天,吉尼斯世界紀錄在上海宣布這一專屬于肺癌患者群體的世界紀錄稱號創造成功,并錄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今年的“鼓5人生”肺癌患者關愛活動由上海市癌癥康復俱樂部協辦,并得到了阿斯利康中國、覓健以及公益媒體合作伙伴新浪公益的支持。
“2020年是‘鼓5人生’肺癌患者關愛項目持續開展的第四年,相較以往,今年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非常不容易。疫情之下,很多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似乎都被按下‘暫停鍵’,這讓我們不禁去想念那些曾經觸手可及的幸福,重新思考健康的重要性。而我們的肺癌患者群體,則承受了本身肺部疾病的威脅以及疫情的雙重壓力。因此,在這個不平凡的一年,我們也想通過一些不平凡的行動,向肺癌患者傳遞更多鼓勵和關愛,幫助他們樹立對抗疾病的信心,向著跨越5年這個目標前進。”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項目合作與發展部總監崔曉英表示。
對于每一個肺癌患者來說,5年生存期具有特殊意義。患者經過治療能夠生存5年以上,通常醫學上可認定為已經實現“臨床治愈”,這也意味著患者有望實現長期生存。因此今年“鼓5人生”項目發起了“云鼓5吉尼斯挑戰”,借助短視頻分享平臺對公眾的影響力以及創造吉尼斯世界紀錄的號召力,將“趣味線上社交”與“疾病科普認知”及“關愛肺癌患者”相結合,引發普通公眾對于肺癌的關注和對肺癌患者群體的關愛,鼓勵他們積極對抗疾病,跨越5年生存期。
上海市癌癥康復俱樂部袁正平會長說:“突如其來的疫情一方面打亂了每個人的正常生活,但另一方面也讓普通公眾對健康以及生命有了更強烈的觸動,對我們的肺癌患者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共情。這些自發來自社會各界的‘鼓5’對癌癥患者而言,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鼓勵他們重拾生活的熱情,積極配合治療和康復,從而實現高質量的帶癌長生存。”
根據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2019全國癌癥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肺癌年度發病人數高達78.4萬,肺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分別占全部惡性腫瘤的20.03%及26.99%,居惡性腫瘤之首。但從這些觸目驚心的數據中,我們仍能捕捉到一些積極的訊號。
“數據顯示,從2003年到2013年十年間總體死亡率每年下降了3.3%。在2013到2016年,每年下降了6.7%。盡管肺癌仍居全國惡性腫瘤發病第一位,但死亡率卻在不斷下降,肺癌患者整體的生存期也在不斷延長。”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簡紅介紹道。
“肺癌總體死亡率的下降與積極開展科學預防、早篩早診以及國家不斷推出提升抗癌創新藥可及性的舉措息息相關。早篩、早診、早治可有效提高我國肺癌檢出的早期占比,越來越多的優質抗癌藥物得以被納入醫保,讓老百姓用得起創新藥,盡早用上優質藥,進而提高生存,降低死亡。因此針對肺癌高危人群,主動盡早采取措施,加強預防,踐行健康生活方式,定期防癌體檢,密切關注癌癥危險信號、接受規范化治療是肺癌防控的關鍵。”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腫瘤中心副主任醫師蔡訊補充說。
《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分別不低于43.3%和46.6%的目標。隨著現代醫學發展,治療癌癥的手段進步,早期肺癌患者提高了治愈可能性,而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以及不斷“進階”的創新藥物的出現則為中晚期肺癌患者在早期治療時擁有更多選擇,從而帶來更多生存希望。
“阿斯利康已經連續四年支持‘鼓5人生’肺癌患者關愛項目,非常榮幸能成為創造了這項專屬于肺癌患者的吉尼斯世界紀錄的一份子。”阿斯利康中國腫瘤業務部肺癌治療領域助理副總裁朱家康女士表示:“阿斯利康一直深耕肺癌的科學防治,充分了解中國肺癌患者的需求以及所面臨的挑戰。除了將國際領先的優質肺癌藥物引入中國,并積極響應政府,參與國家醫保目錄談判、帶量采購,不斷推動創新抗癌藥的可及性。同時,阿斯利康也聯合政、產、學、研、醫等跨界伙伴一起積極推動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iLCC的建設和落地,從而覆蓋科普教育、早期篩查、精準診斷、規范治療、隨訪康復、心理關愛等各個階段和角度,全方位幫助和支持肺癌患者,推動肺癌五年生存率的提升,實現肺癌慢病化管理,助力‘健康中國2030’的實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