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自治區招辦發出通知:今年高考英語聽力繼續實行考試總分30分不計入考生外語成績總分。這一政策自2014年起推行至今已有整整三個年頭。已經第四年,這種考試模式給考生們學習、復習帶來了哪些變化?聽力不計入總成績,是不是就給孩子減負了?
昨日,記者采訪了烏魯木齊市1中、市4中、市8中、市70中、市80中和兵團二中等學校的60名學生,對于聽力考試不計入高考總分,部分學生確實覺得壓力相對減少了,但為了考上好大學,更多高考生也不敢怠慢英語聽力成績的提高。
據了解,從2005年起,國家教育部將高考英語是否考聽力,聽力考試成績是否納入高考總分的權限下放至各省招辦。當年全國就有浙江、陜西、貴州、甘肅等14個省取消了英語聽力測試。2006年這一趨勢來得更加猛烈。新疆一直沒有動靜。直至2014年,新疆提出英語聽力部分30分成績不計入高考英語總成績,按考生聽力考試實際得分計入聽力單項成績,在錄取時提供給高校,是否做參考由高校決定。非聽力部分的120分調整為150分,按照考生非聽力部分的卷面成績乘以1.25,換算為英語科目總分。
“多少得聽一部分,就算是給高考錄取加分,也得尊重英語聽力。”市80中高三學生吳敏說。考生們擔心在“同等條件下”,做了英語聽力的考生會被高校優先錄取,誰也不敢冒太大風險放棄聽力,誰知道哪所高校的什么專業就會盯上英語聽力成績。但多數學生也表態:壓力肯定沒原來大了,有時聽不清楚的部分會放棄。甚至會利用中間間歇期,看看筆試部分,做到心中有數。對于報考清華、北大、復旦大學等國家“985”學校的考生來說,從不敢怠慢。烏市第1中學學生朱婷婷說,聽力也是角逐條件之一,越是報考好學校,越是要重視。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70%以上的學生擔心,一旦英語聽力完全取消,英語學習壓力會轉嫁至筆試部分。從英語不計成績開始,筆試分數已經從120分調整至150分,但畢竟還存在著聽力測試,只是復習重點不會放在聽力上。但如果取消了,整張試卷都是筆試內容,考試大綱會不會因此發生變化?增加新題型,或者增加某些題型的分值。這樣一來,其實英語學習壓力還是沒有減輕。
記者從市教研中心了解到,今年高考,9門學科中有7門發生了變化,但英語不做任何調整。至于后期高考是否調整,要等到當年高考大綱出來后才能明確。目前,各學校英語課的復習節奏還和以往一樣,沒有增加新題型,更沒有擴大某些題目分值比例。“如果變了,學生壓力肯定就會從聽力轉嫁至新題型。不過,在沒有得到任何確定消息的情況下,英語復習還是以基礎為重,畢竟‘得基礎者得高考’,這是不變的線中學校長趙萍說。
英語系統學習方法是聽、說、讀、寫,每一部分都有能力的體現。而中國學生多數學習的是啞巴英語,也就是說,會做題,會看書,就是不愿張口說。多少年英語學習后,用在實際交流過程中就打磕絆。如果聽力取消后,更會如此。
烏市第70中校長王毅說,英語聽力是學生掌握英語學習方法的重要一環,單純能讀懂英文文章不算本事,能聽懂,并能對答如流才是我們學習英語的根本目的。聽力取消,隨之而來的就是降低重視程度,這種啞巴英語的趨勢會不會被助長,有待商榷。王毅建議考生,不論英語聽力地位是否在高考試卷中動搖,如果對英語感興趣,如果有出國留學打算,還是要培養英語聽、說、讀、寫全方位的能力,而不要因為高考不考了,就放棄學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