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上生產與應用的復合材料內含兩類材料:增強材料與基體材料。如復合材料玻璃鋼,其所用的樹脂為基體材料,是分散介質;增強材料為玻璃纖維,是分散相;另外在增強材料與基體樹脂之間還有第三相,即它們的界面。這三個單元的有機組合,使所制成的玻璃鋼復合材料具有單獨組分所不可能具備的優異性能。這也是復合材料得到飛速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防火:氧指數是評價電纜放火產品重要的檢測手腕。氧指數是指在最大氧氣條件下,防火產品耐燒的特性。在工程中運用應依據熄滅強度肯定。例如,在30根電纜的條件下,如發作電纜引燃事故,在4min以內即可構成500度以上高溫熱匯集,從而招致電纜沿軸向停止延燃。電纜密集處的電纜越多,可燃體質量越大。消費的復合材料電纜溝支架產品氧指數最高可達60。
因為是定制產品,95%以上的碳纖維零部件都需要重新開模具,從圖紙商榷到開模,從成型到外觀,整個流程要經過十余個工序,其中,設計方與制作方針對圖紙所作的溝通以及開模這類環節需要的時間比較長,整個流程至少需要3-4周才能完成。當然,這是對結構較為復雜、數量較少的單件樣品來說的,對于結構簡單、批量化訂單來說,所有工藝都是穩定成熟的,所以制作效率會成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