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燈會的另一特色是融傳統的制燈工藝與現代科學技術于一體,燈會突破了傳統工藝燈小巧、單一、靜止的格局,形成大型、綜合、聯動的特色,燈會的主要內容是安放在園林美景之中的各式燈彩,按不同的主題或故事內容分組陳設,每組又由若干個不同的人物或景物組成,同時有無數的串燈、燈籠、牌坊燈、工藝燈、書畫燈、壁燈、臉譜燈、皮影燈、水底射燈、空中玫瑰、火樹銀花等作為襯托,形成了一個上下輝映、八方閃耀、色彩斑斕、眩人眼目的彩燈世界。
由此看來,在四川彩燈設計和制作中相當數量的變形、變色,都是用夸張的手法來實施和完成的,另外,成都彩燈所反映的內涵不同,造型千差萬別,設計思路及方式方法也應隨之變化,例如:文字造型彩燈、建筑造型彩燈的設計就各有側重,例如:西瓜造型彩燈,多是從完整的西瓜著眼,如果打破這常規思維,搞個能暴露出紅瓤黑籽的西瓜造型彩燈,既增添了暖色,四川彩燈設計打破了瓜皮墨綠色的沉悶,營造出“點紅”的意境,又形成了舍去部分反倒更好的效果。
夸張本身就是變形的種手段,夸張實際是對所反映對象的個性特征而言的,找不到反映對象的個性特征,就談不上夸張,如果將個物體的非本質的東西進行了夸張,就會使這物體變為其它物體,從而失去了夸張變形的意義,所謂“動”多表現在彩燈的某個局部,做些簡單的、往復的動作,以此來強化彩燈的藝術性和觀賞性,這些效果須是以美的、準確的彩燈造型為基礎、為根本,如果沒有好的造型,即便是能動、能發聲,也不能算作個好的彩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