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壇的材料制作流程:粘土經過工序做成土坯之后,用雙手和轉盤制作成型,經過娘曬、燒制、打磨,較后用刀雕刻或用筆畫出圖案。由于沒有任何模具,加上粘土的受熱變形的特性,因此,土陶的任何一件作品都沒有完全一樣的。泡菜壇燒成過程一般分為四個階段:蒸發期:此階段是低溫階段,由火升到600℃止,主要是排除坯體上的殘余水分,此階段為預燒期。氧化期:溫度是600℃-1000℃。此階段包括氧化升溫期、低火保溫期兩個階段。在氧化期升溫階段,主要是使硫化物、碳化物氧化成氣體和有機物的碳氧化體排出坯體外。900℃-940℃是低火保溫期階段,這階段升溫要慢,目的是使殘存的結晶水、有機物的碳素以及氣泡緩慢而安全的排除干凈。
我們都知道泡菜的泡制過程中會產生風味獨特的酸爽,這個“酸爽”的口味就來至于乳酸菌。而泡菜生花的這個“花”也是菌群,比較公認的說法是這東西是酒花酵母菌之類的雜菌,雜菌生長起來甚至戰勝、奪走了乳酸菌的生存空間,我們的泡菜基本就報廢了。所以防止泡菜生花的關鍵,就是盡量去除、抑制雜菌。一定要干凈衛生,千萬不能沾油;盡量避免生水;溫度要適宜,尤其是夏天一定要放到陰涼處。壇子本身質量要高,挑選壇子的時候有竅門,點燃幾張紙扔進壇子里,然后蓋上蓋子,從壇沿裝水,把水吸進壇子里越多的越好,說明壇子的密封效果不錯。
挑選泡菜壇子盡量選用不透光的泡菜壇子,要選用密封性能良好的泡菜壇子。另外,市場上的土陶泡菜壇子還有上釉和不上釉兩種,盡量選用上釉的泡菜壇子吧,因為上釉的泡菜壇子不僅外觀漂亮,其密封性能也比不上釉的要好。如果你每次制作的泡菜量都比較少,完全可以不用購買泡菜壇子,用稍大些的玻璃瓶子就完全可以了,只要能密封嚴實,并在制作時注意避光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