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板狀銅瓦。傳統上將橫斷面小于半圓的屋面瓦均稱為板瓦,銅制板瓦一般西式建筑和日式建筑用得較多。有些歐式或中式建筑風格的博物館、展覽館等大型公共建筑亦采用板狀銅瓦。一般規格較高的藏式廟宇所用銅瓦皆為魚鱗瓦,且表面鎏金或鍍金,看上去金光閃閃、氣勢非凡。 ⑵波狀銅瓦。銅瓦表面有小弧度的隆起和凹槽,形似水波,故此得名。波狀銅瓦的使用范圍及地域和板狀銅瓦大體相同。 ⑶筒狀銅瓦。凡弧度大于等于半圓的銅瓦均稱之為筒狀銅瓦(又稱仿古銅瓦)。筒狀銅瓦為中國傳統古建所獨有,基本上均采用筒狀銅瓦。筒狀銅瓦根據建筑物風格和體量大小可選擇不同的形制,按琉璃瓦尺寸通常又有2~9樣瓦之別。
銅幕墻更是作為一種裝飾性材料在建筑中使用,是由結構框架與鑲嵌銅板材組成,不承擔主體結構載荷的建筑圍護結構。在楊名藝術家陳逸飛先生生前策劃的上海逸飛創意街,銅材質得到創造性應用。創意街的三大盒形建筑分別為“飛來石”、“天堂火”和“琉璃水坊”。這些建筑的二樓都是銅幕墻,并隨意穿插了矩形的玻璃窗,由傾斜的鋼柱支撐,一樓全部安裝了透明的玻璃幕墻。
銅裝飾是‘被遺忘的角落’,或者說是‘熟悉的陌生人’。通過我國建筑設計師的廣泛調研,他們普遍認為銅貴,對銅裝飾生產企業沒有任何認識,總體上對銅裝飾的認知度很低。但是我們認為銅裝飾在我國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 消費者普遍認為銅裝飾的風格屬于古典型,具有歷史感,而且很少在家里應用。但是當他們知道銅的優點和可以做出現代感的效果之后,大多數人表示只要價格合適,他們愿意選擇用銅裝飾來構筑健康的家居生活。 銅裝飾離我們的日常生活很遠,在公共場合見到一些銅裝飾品,看起來挺奢華,價格應該很貴,所以大多數人從沒想過會在家里用銅來做裝飾。當然,如果在市場上看到價格合適的銅裝飾品,部分人會買一個,比如洗漱盆或者銅工藝品,放在家里做‘點睛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