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配件消耗的規律發生了一些變化: l) 增加了輔助組件的更換。維修時經常更換的輔助總成包括分配器、空壓機、發電機、起動機、水泵、汽油泵、剎車蹄、離合器摩擦片等。如果輔助總成出現故障,大部分用戶要求更換新總成,維修后更換舊件作為備件使用。相應地,構成這些輔助組件的備件的消耗大大減少。 2) 大量使用組件和套件。例如,精加工到各級修理尺寸的帶環銷活塞、帶環銷連桿活塞、安裝使用的曲軸軸瓦越來越受到用戶和修理工的青睞。這種類型的相應單件或未加工的品種被冷落。 3)車輛維修時必須更換的密封件,如離合器、制動總泵和制動分泵杯、膠圈、油封,以及汽缸墊、油底殼墊等墊片。各種維修包,一般集中打包,特別受用戶和維修人員歡迎。 4) 潤滑油(脂)和特殊液體包裝在小容器中,特別適合單車使用,具有攜帶方便、加注方便、浪費少等優點。隨著私家車的增加,其銷量逐漸增加。即使上述產品的價格再高一點,用戶也愿意購買。
適應汽車零部件消費格局變化的措施 l) 認真研究汽修配件消費格局變化,及時組織適銷對路品種供應市場。不再分批整理滯銷品種,防止新的積壓。 2) 盡可能利用庫存備件,組裝成合格的小組件供應市場。 3)委托工廠將單件加工組合成配套的零件或尺寸的組件供應市場。 4)分散的密封件分為維修套件供應市場,如主缸、分泵維修套件、發動機維修套件等。 5)通過包裝在車輛規格的容器中,向市場供應車輛維護必須更換的潤滑油(脂)和特殊液體。
汽車零部件的消費具有一定的規律性。根據汽車的行駛里程,有各種各樣的保養和維修要求,各種類型的維修必須更換幾個配件。例如,在汽車的正常使用期間,對零部件的破壞是任意的和偶然的。如果其設計和制造質量良好,磨損率一般很低。又如發動機大修時一般需要更換活塞桿。例如,某車系的新車發動機平均保養里程超過24萬公里,那么在這個里程之前,大約一半的汽車發動機必須更換。因此,通過把握汽車配件消費的周期性,可以根據銷售市場和用戶需求,采取主動的經銷商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