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的外墻由于長時間受到風雨的洗禮,很容易就變得又殘又舊.因此外墻涂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是被廣泛運用到的,外墻涂料的施工不僅需要我們選擇正確的涂料,最主要的是需要有正確的施工流程,如果施工流程不正確,那么再好的涂料都會隨之浪費.對外墻涂裝工作而言,適當的基層處理工作非常重要,雖然處理過程費時,但是如果要獲得真正滿意的效果,則墻體基層處理工作是不可忽略的.外墻面施工方案處理:必需使墻面徹底干燥,以確保涂層的效果.新的建筑應留置一段適度的時間(>14)天讓表面干燥后,再予涂刷.注意建筑物表面的顏色,如果顏色很深,表示其水份含量仍很高;在涂刷前,用濕度計檢測一下.清理欲涂刷表面,去除滴濺的水泥粒和任何松脫或碎裂的附著物,填平接縫,清理突出部位.可用聚合物水泥砂漿修補較大的裂縫和凹陷,但需注意,若是其材質過份粗糙,因其吸水率的不同,可能會影響到最后的涂刷效果和涂刷面積.對細小的孔洞、裂縫來說,涂料本身具有補平的功用,但對那些較大而涂料不能補平的部分,則需采用外墻膩子予以修整,再開始涂刷.首先必須確定表面的堅固完好。
施工工藝:平面型外墻涂料:一般分基層處理,刮膩子和涂裝三道工序.基層處理:清除墻面的灰塵和油污等雜物.基層要求干燥,太濕會使漆膜起泡,影響遮蓋力,使漆膜色澤不一.批膩子:基層表面的縫隙,孔眼,麻面和塌陷不平處,用膩子進行往返刮涂,使其密實平整.待膩子干燥后,用鏟刀將殘余膩子刮平,再用砂紙打磨平整,并將表面粉塵及時清理.膩子可為建筑通用膩子或用嘉貝樂專用外墻膩子.涂刷可刷、輥、噴涂:一般分底涂,中涂和面漆,使用時必須把涂料充分攪拌均勻,稀釋粘稠度適中.每遍涂刷間隔時間約2小時.涂料稀釋比例一般為:基層處理:同平面型外墻漆.批膩子:同平面型外墻漆.噴浮雕漆骨漿:用專用噴槍噴涂,根據要求,噴出不同的效果(大花或小花),并可分為壓平與不壓兩種,要求噴吐均勻即可.骨漿可采用白水泥配制,或采用專用骨漿.涂底漆:如采用白水泥骨漿,必須在骨漿干燥4-7天以上才能涂底漆如采用專用骨漿,必須在骨漿干燥2-3天以上才能涂底漆涂面漆:待底漆干燥1-2天后,涂裝各種型號的平面型外墻漆或平面型彈性外墻漆均可.
清理基層,新舊面層必須清理干凈,不得有雜物和灰塵,以免影響粘結強度,涂刷防水涂料時基層應干燥。二步,基層清理工序完成之后,接下來,清理死角,也就是所謂的陰陽角、施工縫、伸縮縫等比較重要的部位進行處理,尤其注意的是泄水孔要加強處理,需要涂刷2-3遍防水底層涂料。備好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基層涂料和粘接卷材的涂料必須要分清,為提高防水卷材與基層粘結性,可用底層涂料反復涂刷,涂刷均勻,覆蓋完全。防水涂料必須按照產品使用說明進行配比,按A:B=2:1的比例進行配比,攪拌時間約3--5,并攪拌至甲、乙兩組份的混合液體均勻為止。將攪拌均勻的防水涂料根據現場要涂刷的面積開始涂刷,基層涂刷要大于粘卷材的面積,不要超過三十。刷第二次涂料之前必須要等一次涂料完全凝固后方可再次涂刷,底層涂料次涂刷完畢后約4—8左右。粘結卷材時要等第二次涂料完全凝固后方可施工。通過以上關于外墻怎么做防水以及外墻防水施工步驟的介紹,我們可以對外墻做防水工作有了一些的了解了吧,外墻防水的工作是不可少的,如果外墻不能夠做防水,下雨下雪的時候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給我們的裝修帶來一些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