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絲繩作為起重機械的重要工作部件和常用的取物工具,廣泛應用于起重作業。 1.鋼絲繩應根據工廠技術數據使用。沒有技術數據時,應進行單絲斷裂力試驗。 2.鋼絲繩應根據其力學性能選擇,并應配置一定的安全系數。鋼絲繩與配合滑輪的直徑不應小于表1所示。 3.鋼絲繩應定期浸油。 4.用繩卡固定鋼絲繩頭時,繩卡板應位于鋼絲繩的主要受力側,不得交叉設置;繩卡間距不得小于鋼絲繩直徑的6倍,繩卡數量應符合表2的要求。 5.插接繩或套筒,插入長度不能小于鋼絲繩直徑的15倍,不得小于300毫米。對剛安裝的繩套要進行允許載荷125%的取樣試驗。 6.通過滑輪和滾筒的鋼絲繩不得有接頭?;啙L筒的槽底或細腰徑與鋼絲繩直徑之比應符合下列規定:提升機傳動時,滑車的機械傳動不小于11,人力傳動不小于10。 7.使用新鋼絲繩前,用正確的方法開卷。將鋼絲繩卷筒架在旋轉軸上,然后拉住鋼絲繩的一端,使卷筒慢慢旋轉,拉直所有繩圈。鋼絲繩卷筒不能垂直堆放在地面上,然后水平拉伸鋼絲繩,這樣鋼絲繩的扭曲力就不能充分釋放,會使鋼絲繩折斷扭曲,造成嚴重損壞。使用時,起重機滑輪會纏繞旋轉,使其無法正常工作。
根據鋼絞線或鋼絲繩股的不同旋轉方向,左捻和右捻有區別,右捻從左到右向上扭轉時稱為Z形捻,左捻從右到左向上扭轉時稱為S形捻,股和繩的扭轉方向同同向捻或反捻時,股繩的捻向與反捻或反捻相同,鋼絲繩有左交叉捻、右交叉捻、右共同捻和左共同捻,同向捻鋼絲繩表面平坦,與繩輪接觸面積大,速度慢。磨損大,使用壽命長,但旋轉趨勢大。根據鋼絲繩的股數、股內鋼絲繩的根數,以及鋼絲繩或股內是否有纖維芯或金屬芯,復合繩的結構不同,鋼絲繩分為光滑鋼絲繩、鍍鋅鋼絲繩和其他鋼絲繩。
①點接觸鋼絲繩和線接觸鋼絲繩的強度 點接觸鋼絲繩由于各層鋼絲的捻角相等,故除了中心鋼絲以外的所有鋼絲都承受相同的拉伸應力。然而,因為各層鋼絲的捻距不同,所有鋼絲免不了要交叉,由此將受到局部很大的側向壓力(二次彎曲)。在靜態拉伸試驗中是發現不了的,所以強度將會受到二次彎曲和內摩擦的影響。而線接觸鋼絲繩由于內層鋼絲的捻角比外層的小,故承受的拉伸應力較高。不同的鋼絲層鋼絲直徑不同,所承受的拉伸應力不同。同樣道理,可以認為扁股鋼絲繩或面接觸鋼絲繩的強度將更高。然而因為其更接近像一根鋼棒,柔軟性變差;異型鋼絲在加工中還有鋼絲的強度和韌性方面的問題。另外,即使同一直徑的鋼絲繩,由于有效截面積不同,也就是單位長度的鋼絲繩重量不同,其強度也不同。 ③鋼絲根數和鋼絲繩強度的關系 組成鋼絲繩的鋼絲根數越多,捻制損失也越大,金屬芯的捻制損失更大。因此,鋼絲繩的強度越小,然而就一股來說,外層鋼絲的根數越多,和股斷面外接圓之間的間隙也就越小。 ④鋼絲強度和鋼絲繩強度的關系 一般鋼絲的強度越高,捻制損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