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越來越大,顧客卻越來越糊涂,商場為何像是迷宮?這一切都是因為商場沒有更好的重視商場內部導視系統的設計。
有的地下車庫入口和出口在一起,一不小心就走錯;有的則像迷宮一樣,讓車主幾乎找不著北。相關人士提醒,進出地下車庫和在車庫里行車,一定要“多停、多看、慢行”,要多留意各種標識,以免走錯。
這樣的情景相信很多車主、顧客都遇見過。商圈不斷升級擴大,顧客走進商場時,更難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不知不覺就像進入迷宮一樣。小編走訪了多家商場的管理人員,根據他們的說法是因為標識導視系統做得不夠完善造成的,這大大降低了顧客的購物體驗。
其實,零售的本質是在合適的時間、以合適的價格將合適的商品提供給合適的顧客,做到這一點的前提是基于讓顧客能夠快速、便捷、舒適的找到所需要購買的商品。而實現這一點,就需要有良好的標識導視系統。
隨著人們的消費方式的變化,商場和超市越來越向綜合型、超大型的方向發展,以便于消費者能夠一站式將貨物全部購齊。但是,由于這些大型購物商場內部是一個相對外界獨立的環境,顧客用于辨別方向、位置的參照物相對較少或陌生,因此如果標識導向系統建立得不夠完善,消費者極有可能要多花時間、人力尋找目標位置(當然,那些商場常客除外)。所以有時我們會發現消費者向銷售人員詢問:衛生間在哪兒,電梯在哪兒等等。我們知道,零售業的競爭正日趨激烈,創造人性化的購物環境正逐漸成為管理層追求的管理目標,可是對一個很容易讓消費者迷失在樓層較多、銷售柜臺錯雜的環境中的商場,不能說實現了這個理念。
所謂商場的標識導向系統,指表現商場功能區域的空間結構的環境信息,包括導購圖、指示牌、地面標記等。目前,大部分商場的導向系統還停留在簡單標識的階段,只是在樓層入口處懸掛一塊指示標牌,標出該樓層的商品,樓層內懸掛一些“出口”,“衛生間”等簡單指示牌。這種導向系統不能說是從客戶的角度出發,為消費者設計的。
現代商業導向標識的設計在滿足基本的功能性之外,也應該符合時代潮流,拓展導視設計的文化內涵;發展導視系統信息化,注意互動多媒體的運用;延展商業導視設計綠色環保的設計理念。
文化價值的提升
商業文化除了體現在信用價值上,還會引導人們消費的文化意識,即所說“文化消費”。比如人們購買歐洲奢侈品,其實購買的是奢侈品背后的文化內涵。商業導視最開始出現純粹為了滿足導向的功能。商業導視設計要與商業環境和諧,要以與建筑、內裝和景觀和諧為基礎進行設計。而現在隨著文化消費的發展,商業場所的設計越來越明顯,新項目越加融合當地文脈,相應萬達廣場的商業導視設計也同時體現這種文化特色。
低碳環保的設計
在商業的導視的設計中,工藝與材料的設計師重要環節。當代社會資源消耗巨大,世界各國紛紛開始在低碳環保項目上加大投入,建筑的LED認證在全球推廣。在商業導視系統中也應該考慮到與環境的關系以及對環境的影響。環保導視體現的工藝上主要是工藝設計對材料的節省,體現在材料上主要是環保材料的運用,例如自然材料的運用、使用無公害材料、延長導視使用壽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