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基工程事故,有相當部分是因樁身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而造成的。樁基施工完成后,合理地選取工程樁進行完整性檢測,評定工程樁質量是十分重要的。抽檢方式必須隨機,有代表性。常用樁基完整性檢測方法有鉆孔抽芯法、聲波透射法、高應變動力檢測法、低應變動力檢測法等。其中低應變方法方便靈活,檢測速度快,適宜用于預制樁,小直徑灌注樁的檢測。一般情況下低應變方法能可靠地檢測到樁頂下第一個淺部缺陷的界面,但由于激振能量小,當樁身存在多個缺陷或樁周土阻力很大或樁長較大時,難以檢測到樁底反射波和深部缺陷的反射波信號,影響檢測結果準確度。改進方法是加大激振能量,相對地采用高應變檢測方法的效果要好,但對大直徑樁,特別是嵌巖樁,高、低應變均難以取得較好的檢測效果。
鉆孔抽芯法通過鉆取混凝土芯樣和樁底持力層巖芯,既可直觀地判別樁身混凝土的連續性,持力層巖土特征及沉渣情況,又可通過芯樣試壓,了解相應混凝土和巖樣的強度,是大直徑樁的重要檢測方法。不足之處是一孔之見,存在片面性,且檢測費用大,效率低。聲波透射法通過預埋管逐個剖面檢測樁身質量,既能可靠地發現樁身缺陷,又能合理地評定缺陷的位置、大小和形態,不足之處是需要預埋管,檢測時缺乏隨機性,且只能有效檢測樁身質量。實際工作中,將聲波透射法與鉆孔抽芯法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大直徑樁質量檢測是科學、合理的,且是切實有效的檢測手段。
直徑大于800mm的嵌巖樁,其承載力一般設計得較高,樁身質量是控制承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應采用可靠的鉆孔抽芯或聲波透射法(或兩者組合)進行檢測。
在具體選擇檢測方法時,應根據檢測目的、內容和要求,結合各檢測方法的適用范圍和檢測能力,考慮設計、地質條件、施工因素和工程重要性等情況確定,不允許超適用范圍濫用。同時也要兼顧實施中的經濟合理性,即在滿足正確評價的前提下,做到快速經濟。
基樁檢測方法選擇一般應根據檢測方法的特點和使用范圍,考慮地質條件、樁型及施工質量的可靠性、使用要求等因素進行合理選擇搭配,一般考慮以下兩種搭配組合:靜荷載試驗與低應變檢測組合;高應變檢測和低應變檢測組合。灌注樁宜選擇靜載試驗、低應變檢測和聲波透射法(或鉆芯法)組合方式。對高噸位灌注樁樁身完整性檢測可選擇低應變法與鉆芯法(或聲波透射法)組合,承載力檢驗可采取核驗方式,鉆芯法測定樁端沉渣與樁端基巖,試驗樁端持力層單軸飽和抗壓強度等,條件許可時預埋荷載箱進行樁端荷載試驗等。
當按設計文件要求的檢測方法或指定樁位進行檢測有困難時,可在符合規范規定和設計要求的前提下,用其他檢測方法進行檢測或更換樁位,但檢測前應征得設計同意,并出具書面變更單。
編輯總結:關于樁基工程的檢測方法就介紹到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信息,可以關注陜西樁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