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之一:版材的選型比較盲目
許多制公司根本沒有考慮紙箱廠的實際狀況,如印刷機的性能、貼版膠帶的厚度、使用水墨的類型等,盲目制版。
瓦楞紙箱用的印刷版,許多客戶僅僅知道杜邦公司的版材非常好,卻不知道村邦版材也是有區別的。
最常用的是TDR型這一種版材。TDR是一種廣泛使用的瓦楞紙印刷版材,具有優異的制版性能,但分辨力卻不如EXL,UXL等一批薄版來得高。
TDR版材在印刷A,B,C楞時是沒有問題的,但在印刷E型瓦楞以及高達120線/英寸的圖像時,會出現模糊不清的現像,此時就應換用EXL,UXL等薄型版材,并加以海綿襯墊,這樣才可獲得高分辨力。
這三種版材的硬度,TDR最軟也最厚3.94MM,改用EXL,UXL薄型版材后隨著硬度的提高,還可減少網點擴大,使印品達到極佳的效果。
誤區之二:印前系統配置不合理
一般而言,小規模的制版廠大多采用平臺掃描儀和數字相機作為輸入設備,修正電腦采用的PC或蘋果G3,再加上照排機、沖片機作為輸出裝備。
這一滯后的技術,使得瓦楞紙箱柔印技術一直處于一種低水平的狀態,僅僅作為手刻橡膠版的替代品,尚未進入彩色瓦楞紙箱印刷的時代,與印刷技術發達的國家相比,落后了將近10-15年。
誤區之三:采用膠印軟片作為最終輸出軟片
膠印軟片有一個致命的弱點:表面過于光潔。為什么呢?
感光樹脂柔性版在光聚合反應過程中會釋放出一定數量的氧氣,只有磨砂軟片可以將這些氧氣順利地引導出去,使得軟片與版材仍保持等距離接觸,精確地轉移圖像。
與此相反,膠印軟片表面光潔,不能將氧氣順利地導出,導致軟片與版材之間的間隔變大,引起圖像變形、圖文變粗。有些制版公司會采用撒爽身粉的辦法,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些問題,但是同時也導致透光率下降,增加了底片的云霧度。
誤區之四:制版機設計有缺陷
為了進行價格競爭,在低價位下粗制濫造,其典型的做法是照搬日光燈的電路設計并采用低價格的國產普通紫外燈管。
日光燈管啟動后產生的閃爍造成類似EXL/TDR等背曝光要求較高而背曝光時間又較短的版材背曝光不均勻,結果造成底基材料感光不均,現像就是版材通過洗版之后,底基表面呈波浪狀。
正確的做法是選用優質的紫外光源,可使燈絲保持紅熱狀態。曝光時,僅需接通主回路電源,燈管即可在瞬間啟動,并達到曝光均勻的狀態。
誤區之五:誤解曝光寬容度
根據國際FTA公認的標準,對曝光寬容度作了如下的規定:
寬容度=截止時間—形成時間
1.對于瓦楞紙箱最常用的印刷版(2.84mm以上),從3%網點形成的曝光時間起,至0.8mm寬的陰線的深度降到0.1mm時止。
2.對于薄版而言(2.84mm以下),從2%網點形成的曝光時間起,至0.8mm寬的陰線的深度降至0.1mm深時止。
呼和浩特紙箱:寬容度越大,版材時曝光時間的變化越不敏感。有些劣質版材在網點形成之前,陰線已被填沒,其曝光寬容度為負數,即:不能在同一印版上同時曬出網點與陰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