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五環外,連片的住宅樓節節攀高,進展快的已經刷上了白色涂料。這片地處朝陽區豆各莊、面向東城區居民的定向安置房正在緊張施工中。記者昨天探訪時,從施工方北京建工五建公司獲悉,豆各莊安置房近剛有兩棟樓實現封頂,預計今年8月交付。值得一提的是,早在設計環節,豆各莊安置房就考慮老北京人的居住習慣,戶型設計為南北通透,讓家家戶戶都能有充足的陽光。
豆各莊地塊定向安置房體量龐大,已經建設多年。據介紹,這一地區的建筑體量達到163萬平方米,目前工程分為5個地塊,每個地塊上均有項目正在建設。從新的進展看,5號地塊上7號樓和8號樓工程近日已經完成主體結構施工,順利實現封頂。這兩棟樓的總建筑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其中7號樓地上29層,8號樓地上25層。
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除了這兩棟樓外,該地塊上還有多棟樓已經開始進行地上結構施工。“每扇窗口都很大,其中客廳的窗戶寬度更是達到了2.1米。”北京建工五建公司項目部負責人說。站在一些還沒裝修施工的樓外,目光可以從南北兩側的窗口間穿過,從樓后直接看到樓前。
這是因為豆各莊安置房考慮了老北京人的居住習慣,幾乎每套戶型都采用南北通透的設計。這樣一來,未來家家戶戶在入住后都能享受到充足的光照,室內通風效果也更好。
按照規劃,未來小區內還將實現人車分流,車直接進入地下。安置房地下部分是兩層車庫。車庫上蓋還將全部被綠植覆蓋。換句話說,小區內除了供行人走的園林式道路外,將幾乎被綠植覆蓋。但實際上,在車庫的頂板上種植花草樹木并不容易,要防止樹根草根未來生長破壞車庫的結構。“車庫的頂板上,需要先鋪設防根刺卷材,再回填覆土。”負責人說。
在豆各莊安置房5號地塊上,7號樓和8號樓進展快,離老百姓入住的時間也更近。實際上,此前施工也克服了進場晚、工期緊、嚴寒天氣影響等諸多困難,僅用時136天完成主體結構施工。
剛剛過去的冬季,這兩棟安置房就經受了考驗。“地上結構模板采用鋁合金模板,但由于鋁合金模板導熱系數大,就要特別注意給混凝土保溫,防止破壞了混凝土的強度。”項目負責人說,按照提早制定的冬季施工方案,工程特意給這兩棟樓采用“暖棚法 綜合蓄熱法”相結合的養護方法。首先,在鋁合金模板外墻部位粘滿橡塑保溫板,這就相當于給混凝土穿上一件羽絨服;之后,門窗洞口用門簾加塑料布封閉好,防止“漏風”;zui后,內部還專門采用暖風機進行加熱,配上了“暖氣”。
冬季施工過程中,還專門成立了測溫小組,在地面處、作業面、暖棚內設置百葉箱查看大氣溫度,混凝土內也埋設測溫線按時測溫,了解混凝土內部情況,并結合同條件試塊,推算混凝土強度,從而保證了施工順利進行。
記者了解到,豆各莊安置房還有大批正在建設中,近期率先封頂的兩棟樓預計將在今年8月交付。與此同時,這片安置房還將引入東城區的教育資源等作為配套。
(責編:趙春曉、劉然)
(本文轉載至人民網,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人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