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物健康生長必需哪些營養元素?
凡是植物正常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元素,叫做必需營養元素。現在在植物體中已發現了70種以上的元素,但并不都是植物必需營養元素。根據研究,必需營養元素有16種,它們是:碳(C)、氫(H)、氧(O)、氮(N)、鉀(K)、磷(P)、鈣(Ca)、鎂(Mg)、硫(S)、鐵(Fe)、錳(Mn)、鋅(Zn)、硼(B)、鉬(Mo)、銅(Cu)、氯(Cl)。
2、哪些營養元素叫做大量元素?
植物生長發育必需上述16種元素,但對其需要量有很大差別,習慣上把碳、氫、氧、氮、磷、鉀稱為大量元素。
3、哪些營養元素叫做中量元素?
植物生長發育必需上述16種元素中,把需要量中等的鈣、鎂、硫稱做中量元素。
4、哪些營養元素叫做微量元素?
把需要量少的,含量在0.01%以下的其余7種元素稱為微量元素。
5、什么是有益元素?
有些元素雖然是必需元素,但它們對植物有一定的營養作用,這些元素被稱為有益元素,如鈷(Co),它是非必需元素,但它是豆科作物根瘤菌固氮時必需的元素,因此它對豆科的生長有良好的影響。鈉(Na)、硅(Si)、碘(I)、硒(Se)、鍶(Sr)鎳(Ni)、釩(V)等也是有益元素。目前市場上使用效果好的海藻精不但含豐富有機質、海藻酸、內源激素等也有豐富的作物生長必要元素:鈉、碘、硒等。
6、合理施肥主要依據是什么?
首先,要考慮作物的營養特性。不同作物或作物在不同的生育時期對營養元素的種類、數量及其比例都有不同的要求。
其次,施肥必須根據土壤性質來進行,其中,著重要考慮的是土壤中各養分的含量、保肥供肥能力和是否存在障礙因子等情況。
再次,就是考慮氣候與施肥的關系。氣候影響施肥效果,施肥影響作物對氣候條件的適應與利用。
此外,施肥必須考慮與其他農業技術措施的配合。
7、什么叫做最小養分律?
最小養分率是德國化學家李比西提出來的。他曾說過:如果土壤中某一種必需養分不足,或者缺乏的時候,即使其他養分都存在,這種土壤仍將成為不毛之地。也就是說,在某種土壤中限制產量的因子是其中最為不足的一種養分。最小養分律提醒我們,在施肥時應找出最影響作物產量的缺乏養分,以及各種必須養分之間的適當比例的關系。最小養分不是固定不變的,解決了某種最小養分之后,另外某種養分可能上升為最小養分。
8、如何避免肥料各元素拮抗作用的產生元素抗拮的原理
① 元素拮抗不光發生在元素中,還能發生在土壤中和作物體內。最基本的原理在于:我們在補充養分時因為配比、施用同步等原因所造成的化學反應,從而形成不溶物質,導致無法吸收等問題。但營養元素的拮抗作用會有相應的對象,所以我們掌握其互相之間的影響就可以了。
②過量施肥,就可能會造成拮抗作用。就好比常見的偏施鉀肥,就會首先造成濃度障礙,致使作物發生病蟲害幾率增加,然后和土壤、植物體內的鈣、鎂、硼等發生拮抗作用;如果情況嚴重,還會出現一系列其他問題,甚至減產。再好比偏施氮肥過量,就容易引起缺鉀;偏施磷肥,會抑制作物對氮的吸收,造成缺氮。種種元素失衡所引起的抑制作用,都是因為過量施肥所導致。所以在施肥前,針對作物需要補充的元素,一定要做充足了解。
③同步施肥,也可能會造成拮抗作用。舉例來說就像磷肥和鋅肥不可同時施入,因為這兩種元素會產生化學反應形成沉淀,降低元素利用率。
④土壤酸堿度也會帶來拮抗。酸性土對陽離子吸收有拮抗作用;堿性土壤對陰離子吸收有拮抗作用。
如何避免拮抗作用的產生?
補素前,一定要對作物所需元素做到心中有數,然后要及時了解二者或多者之間是否會有拮抗作用的產生。是偏施某種元素帶來的,還是同步施入帶來的一定要搞清楚,這有利于我們正確補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