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各種防疫措施和防疫設備不斷出現在成都街頭,其中熱成像儀成為寫字樓、醫院、學校、地鐵站等各大公共場合的必備防疫設備之一。
但普通的額槍、耳槍在進行測溫時,必須逐個進行測溫,如果人流量較大,就會出現人員聚焦的情況,特別是伴隨全國逐步的復工復產,人流量越來越大,對測溫效率及準確率的要求也在提高;目前大部分熱成像儀人體測溫設備多用于室內,對于室外來說,紅外測溫還是一個短板。
3月5日,在春熙路一位頭戴特殊頭盔的工作人員引起不少人的關注,在AI技術的不斷加持下,一款AI智能測溫的頭盔正式投入工作。該頭盔可完成對前方3到5米范圍內所有目標人員的掃描,若發現發熱人員,頭盔立刻聲光報警,可幫助工作人員實現高效測溫;智能頭盔通過固定在頭盔上的紅外攝像頭以毫秒級的速度來捕捉視線范圍內相關目標人群的體溫。
伴隨疫情初步得到有效控制,如何防止疫情復發就成了一件大事,熱成像儀做為防疫一線的產品,正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出現在防疫工作中,不論是手持式、攝像頭、測溫門或是這種頭盔式,但不論是哪種形式,熱成像儀已經成為一款不可或缺的防疫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