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包括湖北地區都開始有持續的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得到了有效遏制,終于冬去春來!但伴隨復工復產而產生的人群聚焦要如何防疫則成了現在防控工作的重點;如果說紅外測溫是防疫的第一道防線,那么使用人臉識別門禁則成為了第二道防線。
為了避免過多接觸,加上新冠肺炎的傳播方式,相關部門在2月出臺過一則通知,要求復工復產企業停止使用指紋打卡機,改用其它方式進行人員管理。而人臉識別門禁似乎成了一個很不錯的選擇。同時人臉識別門禁不光可以用于企業人員管理,針對小區門禁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在疫情之下,小區居民難免會出現采購日用品,針對不少刷卡或輸入密碼的小區業主,這些行為無形中增加了接觸的機會,相應的危險機會也增加;企業復工之后,指紋打卡也是同樣的原理。
人臉識別門禁在目前這種特殊情況下,經過相關企業的不斷完善,目前已經有人臉識別門禁可以識別戴口罩的人臉了。部分安防企業對算法進行了針對性迭代,及時推出了針對佩戴口罩人員的人臉識別技術,可對人臉進行定位并準確識別。識別成功后,自動發出信號打開門禁或閘機,記錄考勤信息;對于對未佩戴口罩的人員,則會拒絕通過并發出報警提示。當然,由于口罩遮擋了人臉部分特征,所以其識別率會受到影響,低于無遮擋的人臉識別門禁系統。
一場新冠疫情,對外不光讓外國人見識了國家的強勁實力、國民的團結統一,對內更是催生了一批新技術的更新迭代,完善加強。人臉識別門禁目前已經成為識別身份的一種手段,它在解決考勤、通行的同時,也成為防控疫情的第二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