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以來,ACSM(美國運動醫學學會)作為全球運動科學權威的機構之一,在每年末會發布未來一年的全球熱門健身項目,全球健身趨勢報告2020版的問世也是該報告的第14次發布。不久前,上海體育學院聯合ACSM也共同發布了《2020中國健身趨勢》,同樣列舉了新一年潛力的20種訓練方式。羅列出全球及中國的健身趨勢后我們發現,趨勢排行不盡相同,并且也能反應出中國健身市場的獨特性,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中國健身趨勢變化以及和全球健身趨勢的對比。
2020中國健身趨勢分析
排在2020年中國健身趨勢前三名的是減重運動、青少年體育和運動是良醫/藥。可見國人對減重的熱情不減,青少年體育迅速升溫,同時體現出國民對自身形態及健康的要求提高以及對青少年人群體育關注度加強。
TOP1 減重運動
減重運動主要是以減重為目的進行的多類別整合的運動健身方法。減重運動從2018年的中國健身趨勢第19名一躍而上至2019年第2名,而在2020年升至第1位,由此可見國內健身行業對超重肥胖人群的關注程度及國民對控體重的需求和重視程度。
TOP2 青少年體育
青少年體育主要指針對青少年人群通過體育項目技能學習及鍛煉,從而達到增進健康水平為目的的健身運動。青少年體育在2018年排名第3,2019年排名第6。目前青少年肥胖率居高不下,疾病低齡化是這一趨勢排名靠前的主要原因。專家表示:“中國目前健康素養低,健康減重教育,需要社會、家長、學校等共同宣傳指導才能起到有效效果。在運動方面健身房不針對青少年開放,那么青少年去哪里運動,這個問題需要解決,青少年運動不僅局限于學校內,還要走向社會。”
TOP3 運動是良醫/藥
運動是良醫是一項全球性健康倡議,旨在鼓勵醫護和醫療工作人員在制定疾病治療方案中增加體力活動檢查以及得到運動專業人士的建議和指導。該趨勢首次進入中國健身趨勢前20名,并一躍升至第3位,在過去兩年中該趨勢只名列第21和29位。在體醫融合大趨勢下,國內健康健身行業人士更加深入感受到體育在健康促進中的重要作用,并且越來越受到國民的認可。
與2019年中國健身趨勢對比,2020年新入選前20的健身趨勢是,排名第3的運動是良醫、排名第5的健身飲食、排名第11的移動設備運動App、排名第13的可穿戴設備、排名第14的青少年肥胖兒童運動干預、排名第16的自由負重訓練和排名第19的健步走。移動設備運動App、可穿戴設備、青少年肥胖兒童運動干預和健步走在去年跌出前20名后重新回到了榜單。其中,減重運動趨勢登頂,反映國內對減重需求的不斷增加,減肥成為第一剛需。另外,廣場舞運動在中國運動健身趨勢排名中大幅上升,也反映出中國健身狀況的鮮明特色。
2020中國健身趨勢VS全球健身趨勢
相較于20年全球健身趨勢,中國與全球有9個相同的趨勢,總的來說,趨勢及排名都存在明顯差異。如在全球健身趨勢中的聘用專業認證的健身專家、健身專業許可證等在中國健身趨勢中并無體現,雖然中國健身趨勢中對私教及團課教練的需求增加,但在對教練的專業培訓方面似乎仍不夠重視。
在全球前20大趨勢中,新晉的有排名第4位的自由重量訓練,排名第16位的生活類醫學,17位的循環訓練(2019年排名第21),以及20位的兒童和運動(2019年排名第28)。
而被淘汰的是手機運動APP(2019年排名第13位),筋膜放松設備(2019年排名第14位),團隊私教訓練(2019年排名第19位)和康復指導(2019年排名第20位)。總的來說,中國目前的健身趨勢仍以“跑、跳”等基本運動為主導,相較于全球趨勢來看,還沒有更進一步的關于功能性訓練、健身計劃等更細的分類。可以看出我國健身事業還相對處于起步發展階段,把握目前我國健身發展趨勢狀況及特點,在健身推廣中仍應秉持讓大對數人先動起來的主旨,同時讓參與運動的人運動的更科學。
今年中國健身趨勢中首次入榜并名列第三位的運動是良醫與全球健身趨勢類似,均排在前列,這也體現了體醫融合在我國目前發展迅速,大眾接納度快速提高。對于相關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治療,大眾正逐漸將眼光從傳統單一醫學治療轉向體育與醫學相結合。在就診時納入身體活動評估及有針對性的運動健身指導,不僅能有效促進健康端口前移,降低醫療費用支出,同時,也為打造健康生活方式開辟新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