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疫情發展到今天,已經得到了很好的遏制,武漢解封了,四川的公衛響應等級也再次下調了,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而這個超長的寒假可能也將在不久的將來結束;那么對于即將開學的孩子來說,校園安防措施是否準備好了呢?
早在2017年,國務院就下發了《關于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了對于建設高標準校園安防系統的要求。要求校園主要區域安裝視頻監控系統,有條件的要安裝周界報警和一鍵報警統,做到公共區域無死角。隨著相關政策的出臺以及對于校園安防的重視加強,校園安防產品也從早期的模擬發展到了數字、從普通到智能。
一、差異化定制校園安防方案
不同的校園等級,對校園安防的需求和安裝方案也會有的不同,比如針對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不同的校園環境,在校園安防方案設計時,側重點就會有不同。
大校的校園安防方案,會根據校園具體情況更全面的對安防系統進行設計,包括視頻監控、入侵報警、門禁、樓宇對講、智能道渣等。而相對來說,中小學的校園安防方案側會參考學校的管理模式,側重預防校園暴力、防止社會閑雜人員進入校區,系統建設以視頻監控和周界報警為主。至于幼兒園,則對視頻監控系統的需求更為重視。
二、整合現有資源,連通校園安防系統
由于之前各大學校對校園安防的認識程度不一樣,包括每個學校、年紀、部門等可能都會有一套專屬的安防系統,但由于彼此信息不暢通就造成了各個部門之間的安防信號、安防信息的“孤島”。面對這種情況,目前各個學校部門急需完成的可能還不是安防系統的建設,而是尋求專業意見從而盡快打通信息壁壘,實現現有安防信息和互通互聯。
校園安防管理平臺系統需要與消防、報警、門禁、及LED信息發布等多個系統進行一體化集成,統一協同聯動,充分發揮系統整體價值,實現多個系統業務的綜合管理,同時預留接口,與校園其他管理子系統互聯互通,有效解決信息孤島問題。
三、智能應用將改變傳統的校園安防
新技術的出現、智能分析技術的完善,使得校園安防已經從傳統的安防監控基礎設施建設向基于智能視頻分析技術的安防平臺系統建設發展。
未來,基于智能分析技術開發的電子警察、人臉識別、人數統計、自動跟蹤球機、視頻質量診斷服務器、智能視頻濃縮、車輛二次分析等技術,可全面提升校園的信息管理水平,實現“事前防范、事中管理、事后追溯”的智能化系統建設目標,提升校園安全管控級別。
四、校園安防設備在“安防”的同時也可跨界教育領域
校園安防系統在校園中的應用除了保護師生安全為外,近年來其在校園的教學、管理中的應用越來越受重視,其中電子考場、教學觀摩、評估、寶寶在線等應用逐漸增多。
校園安防早已不再是曾經單純的依靠保安叔叔或是幾個攝像頭就可以完成的安保行為了,不斷有新技術的加入、不斷有新需求的出現,這都使得校園安防有了新的發展方向和發展契機;針對不同級別的學校,不同的校園安防設計方案也會出現不同的側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