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說起 BIM(建筑信息模型,下同),無論是設計院,還是業主,或者施工單位,無論是在校生,還是企業管理人員,大概都是說出一二。一方面說明這兩年 BIM 的推廣實施速度確實在加快, 同時也說明圍繞項目建造的各方利益體對于 BIM 的認識程度和推廣力度也確實在提高。
BIM 無論從現階段技術工具出發,還是基于未來的協同管理模式的創新來看,其應用推廣的趨勢已不可阻擋。如同 10 年前的互聯網大潮一樣,基于 BIM 所引領的技術變革、管理變革,也勢必會創造出新的商業機會、商業模式和新的工作崗位。許多的大學畢業生,尤其是企業高層,從開始的摸索到逐步的堅定清晰,在培養自有 BIM 人才的同時,也在努力吸納社會上的優秀 BIM 人才, 力圖打造企業自有的 BIM 團隊。
一項新技術、新工具的引進和推廣,尤其當與傳統的思維觀念、工作方式產生較大甚至顛覆性沖擊的時候,其真正的用于實踐并非易事。許多企業對 BIM 并不排斥,都認識到了它的巨大價值。但為什么在推行 BIM 的時候還那么艱難呢,甚至企業在做了相應的實施計劃、考核政策之后,推行BIM 依然達不到理想的目標。和一些人交談中,發現從個人職業發展與 BIM 的關聯上去可以尋找一些去全面的答案。
1、BIM 實施較終靠具體的執行人
執行的效果并非取決于員工對 BIM 有多大認可度,而是取決于員工為此愿意付出多少具體行動。因為大家認可愿意做 BIM,源動力絕非老板在這里喊兩下,或者定個簡單的實施計劃,制訂很嚴厲的考核政策。并非這些不重要,而是解決不了員工內心源動力的問題。不管是基層員工,還是管理 者,促使大家去主動認可學習某項技術和技能,或者說去改變某種思維觀念的時候,源動力來自于 兩個方面:誘惑與恐懼。并由此產生內心的接受與認可,較終自動激發行為觀念上的改變。
何謂誘惑,誘惑除了我們常規能想到的薪酬、福利等等物質的東西。還有一點,就是員工的職業發展目標,通俗講,就是我學 BIM 對我今后有啥好處。對我技能的提升,職位的提升,乃至自我理想的實現,綜合起來就是自己在職場中面臨同同一系統和崗位的競爭力時,我與別人競爭差異化在哪里;什么是恐懼?其實就是上述那些誘惑的對立面,我不學 BIM 有什么損失?工作不好找了? 失去了一項技能?工資掙得不多?管理上比別人欠缺、周圍人的水平都比自己高等等,由此帶來生存及競爭上的壓力,這就是恐懼。一項工作、一項技能、一個思維在自己身上能否很好的實現,取決于上述兩個方面。概括起來,如果美好的理想無法實現,要么是恐懼不夠,要么是誘惑不足。對個人,對企業都是如此。但根本上還是要從自己開始,自己要認識到如果不接受、不學習,將會有哪些恐懼,將會失去哪些應該得到的誘惑。
2、基于 BIM 會衍生出很多工作崗位:
我們要提前預知和了解,先行一步,無論是具體的軟件學習上,還是 BIM 整體實施的思維訓練上,及早將 BIM 與個人職業規劃聯系起來,這樣才能在這場 BIM 浪潮中始終有自己清晰的奮斗目標和方向。
說了這么多,有的人會問,我到底該不該學 BIM 呢,上面我已經給出了思考的方式,大家可以去一些 BIM 論壇,參加一些交流活動,去了解 BIM 的知識對自己所從事職業的影響,尤其是未來的影響。相信會找到感覺的,也能找到源動力。如果 BIM 是你現在從事職業所必備的一項技能,你現在不學,等于放棄和浪費你未來的競爭力和生存力,這一點相信大家會明白。現在可能還較為輕松,靠著傳統的一些管理方法和思維去謀求一份工作,但可能很快就要被后起的 BIM 專業人才所替代,目前看這是一種必然趨勢。
為了讓大家更加清晰的認識到 BIM 與個人發展的關系,現階段(將來一切都有變化的可能)
BIM 應用了之后,會帶來哪些變和不變,和一些人討論過后,大約總結有一下幾點:
一、 不變的:
1、核心業務內容、程序(比如圍繞項目建造的開發報建、設計、施工、運維等);
2、員工崗位的基本歸屬和職責劃分(預算、技術、設計、開發、營銷、財務、人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