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則國際新聞,而新聞的內容讓我大吃一驚:某國首都發生了一起摩托車被盜事件,3分鐘不到,2名頭帶頭盔的嫌疑人就將摩托車打開騎走,而摩托車的正上方恰好裝有監控攝像頭。
監控攝像頭完整的記錄下此次被盜案件發生的全過程,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因為當地相關部門表示:不要太依賴監控攝像頭和鑰匙,自己對財產保護還是要多留心眼。
看完這則消息,不得不讓我心生感慨,一個國家的首都在發生了被盜案件之后,在有監控記錄的情況下,卻依然被告之“不要太依賴監控攝像頭和鑰匙,自己對財產保護還是要多留心眼”。
轉頭看看我們自己的城市,同樣是監控攝像頭遍布,但它們的存在不只是單純的做為一個“記錄者”,對于全民安防來說,它們是真正的參與者,是保護人民安全的“守護者”。
天網工程、雪亮工程在國內的不斷加速推進,各大城市幾乎已經被監控攝像頭全覆蓋,而農村的監控死角,也隨著不斷增加的監控攝像頭而變得越來越少。
監控攝像頭的普及加上AI人工智能的加持,人臉定位追蹤已經成為公共安全系統中一個比較常見的功能,而通過天網系統進行定位,更是在相關部門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
雖然城市、農村到處都有監控攝像頭的存在,但某些市民卻覺得沒有隱私可言,當真的有事件、案件發生時,所需破案的線索卻也要依靠這些監控攝像頭所記錄下來的畫面。隱私和安全怎么平衡,是天網和雪亮工程參與者要考慮的,但作為普通百姓來說,看看這個鄰國發生的真實事件,您還會覺得,監控攝像頭密布,天網工程、雪亮工程的推進,沒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