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全國抗洪,場面依然歷歷在目;2020年,全國防汛,舉國之力誓保家園!科學防汛,安全防汛,安防系統一直在通過不同的技術手段,為前方抗洪武士戰士、后方防汛指揮部提供技術支持。
22年前的特大洪水,如今想來依然無法忘記,更不能忘的是,戰士們以身殉堤的壯舉,1998年,一個讓全體國人無法忘記的虎年。由于當時缺乏高科技的支持,致使當年全國經濟損失高達1660億,受災面積3.18億畝,成災面積1.96億畝,受災人口2.23億人,死亡4150人,
如今22年過去,洪水依然在華夏大地肆虐,但安防系統技術卻已經有了質的飛升,不論是無人機高空巡查還是監控攝像頭24小時監控,在這個萬物可聯的時代,安防系統通過各種技術融合,為防汛抗災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
防汛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對水位的監控,一旦水位超警戒線,就需要相關部門啟動防汛機制,但由于目前大多數水電站、水位監控站還是處于人工巡查,尤其是針對較偏僻地區的水文站,人工巡查幾乎成為必備。但隨著雨季的到來,大雨引發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險情都直接威脅著巡查人員的安全。
為了確保人員安全以及提升防汛的安全性、便捷性和準確性;根據相關部門要求,越來越多的水位監察站、水電站……都選擇使用安防系統進行站點監控。
一、視頻監控系統
視頻監控系統與平臺實現遠程高清監控,實時將泄洪沿江流域的畫面清晰傳輸到指揮中心,為防汛指揮部門的調度指揮提供決策支持。
二、水尺攝像機
水尺攝像機識別的數據與水文站水位計數據對比,當水位臨近警戒線時,水尺攝像機將即使發出報警信號。聯通指揮中心以及防汛相關部門,通過視頻綜合管理平臺聯動各大視頻點位,嚴密關注下游流域的汛情,及時進行調度指揮。
三、無人機巡邏
針對洪水來臨時,高空畫面可以有效協助指揮中心進行全面的防汛部署,巡邏范圍內,是否還有滯留人員、是否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是否有潰堤風險……均可通過無人機高空巡邏進行了解。
四、山區、野外監控攝像頭
雨季會造成山體松散,極易出現滑坡風險,會對周邊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的隱患,通過紅外監控攝像頭對周邊環境的監控,在出現險情前兆時,及時預警可有效避免對人員生命財產造成影響。
2020年是注定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的疫情還未散去,年中的洪災就已來臨,華夏人民抗疫還要抗洪,不服輸是華夏子女的本性,人定勝天,是我們的信念,安防系統做為最近十幾年迅速發展起來的技術手段,在人定勝天的信念中,更是注入了科技防洪的技術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