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偶式”育兒,“咆哮式”教作業(yè),“棍棒式”教育……現(xiàn)如今,家庭教育領域問題不斷,很多家長對如何教育子女有心無力,時常感嘆現(xiàn)在的孩子越來越難管。在一些家庭中,還存在養(yǎng)和教相脫離、教而不當?shù)膯栴}。殊不知,孩子身上的問題,往往是父母教育的投射——一個“熊孩子”背后,或許也存在著“熊家長”甚至“熊家庭”。還有父母,時常將“別人家的孩子”掛在嘴上,卻從未反思自己為什么不是孩子心中“別人家的父母”?
對于“父母持證上崗”的呼吁,并非第一次出現(xiàn)。曾經(jīng)有一句話在網(wǎng)上流傳甚廣,“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jīng)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這句略帶調侃的話實際上揭露了家庭教育中的一個現(xiàn)實:很多父母缺乏專業(yè)知識。一邊是父母不斷加重的教育焦慮,一邊是孩子苦不堪言,而問題的關鍵,就是父母教育不得其法,教育方法不科學。
我們常說,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然而,從“家長”到“第一任老師”的角色轉變,并不是自然而然就發(fā)生的。子女是第一次做子女,需要在父母和老師的幫助下學習成長,父母同樣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何嘗不需要學習呢?
有的人基于對“持證”的天然反感,并不贊同“父母持證上崗”,認為其否定了父母生育、養(yǎng)育孩子的權利,這其實是一種誤讀。所謂“持證上崗”,更像一種形象的說法,關鍵不在于“證”,而在于“學”,強調父母學習的重要性。拋開“持證”這個詞,家長教育才更值得關注。
對更多父母成為合格父母的期待,背后是“父母持證”,這也可能是孩子對父母發(fā)自內心的渴望。“合格父母”最好的認證無疑是孩子健康成長。“持證上崗”不是增加父母負擔,而是讓家庭教育回歸標準,讓父母承擔責任。對于下一代來說,合格的父母可以更好的引導孩子成長。尤其是在信息時代,父母可以跟上孩子的成長,避免孩子的成長落后。對此,從家長教育的角度補充科學育兒的“課”,也許是“家長持證”最重要的啟示。
(本文來源于新華網(wǎng))
(本文來源于新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