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軟件能力減少對芯片依賴
會上,徐直軍介紹了華為未來將實施的五大關鍵舉措:一、優化產業組合,增強產業韌性,尤其是增強軟件能力、加強先進工藝弱相關產業投資和智能汽車部件產業投資;二、推動5G價值全面發揮,定義5.5G網絡,牽引5G持續演進;三、在消費者業務方面,堅持以用戶為中心,打造全場景無縫的智慧體驗;四、通過技術創新降低能源消耗、實現低碳社會;五、努力解決芯片供應連續問題。可以看出,五項關鍵舉措正在弱化手機業務,對ToB業務和ICT技術則更加聚焦。
2018年,華為投資20億美元提升軟件能力,如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手機業務尚不明朗的情況下,華為正在聚焦鴻蒙OS和HMS服務兩大軟件打造全球全場景適配的系統和生態服務。截至目前,鴻蒙OS已吸引超過20家硬件廠商、280家應用廠商參與。今年,還將有40多家主流品牌、一億多臺設備接入鴻蒙OS。而HMS生態也在穩步推進,其2020年海外應用數量比2019年增長了超10倍,超7億手機用戶搭載了HMS服務,全球有超過230萬的HMS生態開發者。
“同時,我們還要尋找新的軟件機會。”徐直軍說,日前,華為重新調整云業務架構,讓云業務與其他業務團隊能夠協同運作,實現軟件產業的增長。
加強全球半導體供應鏈
“華為或許將長期處于實體清單中,對美國制裁已不抱任何幻想。”在回答如何應對芯片供應問題時,徐直軍表示,要讓整個半導體產業回歸正常商業秩序,重建全球信任、恢復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合作。
據了解,半導體產品價格需要整體上漲35%-65%,才有可能解決支撐去全球化產業鏈的代價。在未來幾年,芯片漲價帶動所有消費電子產品的漲價是可預期的。
推進汽車行業智能化網聯化
在答記者問環節,徐直軍再次重申華為不造車,只幫助車企造好車。“今年華為在汽車部件研發投入超10億美元,這是十年內可見的最具顛覆性的產業。”徐直軍表示,華為將加大對自動駕駛領域的投資,推進汽車行業的智能化、網聯化,早日實現無人駕駛。
同時,華為還將與車企開創新的商業模式,例如選擇伙伴進行深度合作,打造汽車子品牌。徐直軍透露,華為目前已與北汽新能源、廣汽新能源,以及重慶長安汽車共三家合作伙伴共同打造自己的汽車子品牌,從今年第四季度開始,華為將陸續推出子品牌的汽車。
同時,徐直軍強調,不是所有華為提供智能部件的車都會標有華為“Huawei inside”LOGO,只有采用華為自動駕駛系統的車才有此標識。
“華為可以做到市區內1000公里無干預的自動駕駛,將比特斯拉好多了。”
邁向智能世界2030華為九大技術挑戰
昨日,華為董事、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發布了華為邁向智能世界2030的九大技術挑戰與研究方向。
1.定義5.5G,支撐未來千億規模的多樣性聯接。
2.在納米尺度上駕馭光、實現光纖容量指數級增長。
3.走向產業互聯,網絡協議必須優化。
4.通用算力遠遠跟不上智能世界的需求,必須打造超級算力。
5.從海量多模態的數據中高效地進行知識提取,實現行業AI的關鍵突破。
6.突破馮諾依曼限制,構建百倍密度增長的新型存儲。
7.將計算與感知結合,實現多模交互的超現實體驗。
8.通過連續性的健康監測實現主動健康管理。
9.構建智慧能源互聯網,實現綠色發電、綠色儲電和綠色用電。
(本文來源于新華網)
(本文來源于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