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茱萸是茱萸的一種,因為他在古代時生長在當時的無果而得名,詩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中也曾提到過茱萸,這是一種香草,也稱草決明。古時候,百姓認為重陽節的時候,插戴茱萸可以避災驅邪。那么,大家對這種四川吳茱萸香草的功效和作用有了解過嗎?以及我們該如何辨別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吳茱萸的功效與作用
1、溫補腎陽
吳茱萸是一種能入腎經的中藥材,它能提高人類腎功能,能溫補腎陽,對人類經常出現的腎陽虛和因腎氣不足導致的陽痿早泄都有明顯治療作用,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把吳茱萸與五味子還有補骨脂等中藥材搭配在一起煎湯服用。
2、疏肝理氣
疏肝理氣也是吳茱萸的重要功效之一,它能去除身體內的寒氣,并具有明顯的解郁作用,對人類因肝氣不舒導致的心煩腹脹以及反胃吐酸等多種不良癥狀都有一定緩解作用。無助于還能加快人體內氣血循環,能防止人體因氣血阻滯而出現病變。
3、鎮靜安神
吳茱萸中含有大量的生物堿,它入藥后能直接作用于人類的神經,可提高中樞神經功能,并能鎮靜安神,對人類經常出現的神經衰弱和失眠健忘有一定緩解作用,另外吳茱萸還能抑制人類體溫升高,它具有一定的清熱作用,人們在出現發燒以后及時服用吳茱萸還能讓體溫慢慢恢復正常。
吳茱萸怎么辨別
辨別吳茱萸是只要掌握它的外觀特點就能輕松辨別它的真假,那些質量好的真的吳茱萸外觀多成無棱狀的扁球形,直徑在2~5毫米之間,表面為綠色或綠褐色,有自然香氣,而且放到嘴里品嘗時有濃郁的苦辣味存在。
吳茱萸
來源:為蕓香科植物吳茱萸、石虎或疏毛吳茱萸將近成熟的果實。
性味:辛、苦,熱。有小毒
功 效:溫經散寒,疏肝止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5克。外用:適量
治癌效驗:《名醫別錄》日:“祛痰冷,腹內絞痛,諸冷實不消,中惡。...”《本草經疏》日:“凡脾胃之氣,喜溫而惡寒,寒則中氣不能運化,或為憐實不消,或為腹內絞痛,或寒痰停積。....昊茱萸辛溫暖脾胃而散寒邪,則中自溫,氣自下,而諸證悉除。”臨床常用治大腸癌、胰腺癌肝轉移、腦瘤等癌瘤中屬脾腎陽虛、寒濕凝滯、肝氣郁滯者圖片
治大腸癌:吳茱萸、黨參、茯苓、白術、肉豆蔻、補骨脂、赤芍、訶子肉、蒼術、焦山楂、檳榔各10克,五性味:子、老鸛草各15克,黃芪、薏苡仁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劑。[《山東中醫雜志》1998(4)
治胰腺癌肝轉移:吳茱萸2克,黃連、生甘草各3克,烏梅5克,赤芍、白芍各12克,白花蛇舌草、黃毛耳草各20克,炒延胡索川楝子、莪術、炙僵蠶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新中醫》1998(10)
治腦瘤:吳茱萸100克,研致細末,用鎮江米醋調成糊狀貼敷于兩足心,用麝香風濕膏固定。用前應用熱水洗凈雙足。2日換1次。(《抗癌植物藥及其驗方》
特別提示本品辛熱燥烈,易損氣動火,不宜多用久服,陰虛有熱者
以上就是四川吳茱萸香草的功效和作用,它結成的果實不僅可供人食用,也能夠入藥是一種能溫中止痛理氣燥濕的中藥材。如需了解更多詳情,敬請關注本站哦,本站將持續為您帶來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