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峰時刻!2020年5月27日11:03,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60年前,中國登山隊隊員實現了人類..次從北坡成功登頂的壯舉。45周年前,中國....測定并公布珠峰高程。
“無高不可攀,無堅不可摧”。60年來,中國人一次次挑戰世界之巔,一次次刷新珠峰測繪記錄。這次,“萬山之宗、大地之母”的身高,將重新定義。
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正在向珠峰峰頂挺進。
珠峰到底有多高?
珠峰的高度歷來引世人關注。1714年,清政府派理藩院主事勝住等人,對珠峰的位置和高度進行了初步測量,并在之后完成的《皇輿全覽圖》上明確標注位置,定名“朱母郎馬阿林”。這是人類..次測繪珠峰,但沒有留下高程數據。十九世紀四五十年代,英屬印度測量局多次對珠峰進行遙測,并公布8840米的高程數據,將珠峰確認為世界.高峰。
百余年來,珠峰的高程一直沿用國外測定的數據。新中國成立后,中央政府提出要“..測量珠峰高度,繪制珠峰地區地形圖”,并將其列入新中國.有科學價值和國際意義的“填空”項目之一。迄今為止,我國已對珠峰進行6次大規模測繪和科考工作。
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正在向珠峰峰頂挺進。2020珠峰高程測量路線包括6個營地,高差約3600米。測量登山隊從海拔約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出發,途經絨布冰川和東絨布冰川,抵達5800米的中間營地宿營,隨后到達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
前進營地處于群山環抱的窩谷地帶,空氣流通不暢,高原反應強烈,號稱“魔鬼營地”,是隊員訓練低氧耐受性的..關。“在前進營地因高原反應產生心理恐懼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如果在海拔6500米因嚴重高反而開始自我質疑,那之后的幾千米海拔肯定無法走完。”為了平靜隊員們的心態,國家登山隊員袁復棟每天都安排向導凌晨2點鐘去每個測繪隊員的帳篷確認情況。
測量登山隊員在前進營地進行適當休整后,先后途徑北坳大冰壁抵達海拔7028米的一號營地;穿越大風口抵達海拔7790米的二號營地;從海拔8300米的三號營地出發,經過第二階梯,.終于5月27日成功登頂。
據2020珠峰測量登山前線指揮部總指揮、中國登山隊隊長王勇峰介紹,北坳大冰壁、大風口和第二臺階,是從北坡傳統路線攀登珠峰的三大難關。
今年珠峰雪勢過大,北坳大冰壁也成為本次測量登山活動的.大難點。
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登頂成功
1966年和1968年,國家測繪總局和中國科學院合作,兩次組隊..對珠峰高程進行測定。這兩次測量未在峰頂樹立測量覘標,也未測量峰頂冰雪厚度,高程未公布。
1975年3月,我國第三次對珠峰進行測量。5月27日,中國登山運動員從北坡登上峰頂,展開了中國國旗,測量了峰頂積雪厚度,豎起紅色金屬測量覘標。這是人類測量史上..將覘標帶至珠峰頂峰。
7月23日,中國政府宣布:我國測繪工作者..測得珠峰的海拔高程為8848.13米 (已減去積雪厚度0.92米)。這一數據,是測繪工作者在10個三角點上交會觀測,取得完整的珠峰平面位置、高程和峰頂積雪深度的測量數據,經過嚴密計算和反復驗證后得出的,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
此后,各國科學家又先后對珠峰進行過10多次測量。其中,中國測繪工作者分別于1992年、1998年與意大利、美國登山隊合作進行復測。
2005年3月,我國再度啟動珠峰高程復測。10月9日,國家測繪局正式公布: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為8844.43米。這是迄今為止....可靠的珠峰高程數據,1975年公布的數據停止使用。
“不同時期以不同方式測量珠峰,反映了人類對自然的求知探索精神,成為人類了解和認識地球的一個重要標志”。國測一大隊隊長李國鵬說。
珠峰是印度板塊與亞歐板塊碰撞擠壓而成的,因為擠壓持續存在,所以一直向東北方向移動,垂直高度也在上升。因此,有必要每隔一段時間對高程進行重新測定。各項技術突飛猛進,也追求著更精準的測量。
..測量珠峰,是我國綜合國力的反映,同時也代表著大國形象。“這是一項代表國家測繪科技發展水平的綜合性測繪工程,彰顯了我國測繪技術的.高水平。”李國鵬表示。珠峰高程的..測定和獲取的科研數據,可以結束國際上珠峰高程不統一的混亂局面,并為世界地球科學研究貢獻素材。因此,時隔15年重新..測定珠峰高程,是我國測繪工作者面臨的一項迫切的歷史任務,也是一次重要的國家行動。
2020珠峰高程測量的核心目標是..測定珠峰高度,測量成果可用于地球動力學板塊運動等領域研究。..的峰頂雪深、氣象、風速等數據,將為冰川監測、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手資料。
海拔6990米的北坳大冰壁,有高差近400米、厚度100多米的冰雪墻,平均坡度近40度,是珠峰北坡經常發生崩塌和雪崩的危險路段。
測量登山隊5月11日就曾在此遭遇到流雪危險。24日,借助底部事先修好的路繩和上升器,經過4個小時的行軍,測量登山隊員.終到達冰壁頂。
因為峰頂的氣候和自然條件非常惡劣,測量登山隊員必須在兩小時內快速完成任務。
登頂后,隊員們首先在峰頂豎起測量覘標,在覘標頂部安裝GNSS天線進行靜態觀測,地面6個交會點同時對峰頂覘標進行觀測。同時,啟動冰雪探測雷達和重力儀開展相關測量。
相比峰頂短暫而又緊張的測量工作,.終確定珠峰..高程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多種傳統和現代測量技術獲得的海量數據,溫度、氣壓、折光環境等因素對測量產生的影響,要通過復雜的計算進行綜合處理、消除誤差。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大概需要數月時間。“在對數據分析、處理的基礎上,還要進行理論研究、嚴密計算和反復驗證,才能確定珠峰..高程。”黨亞民說。
轉自鳳凰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