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感染科三病房主任 陳曉紅
人感染登革熱后可呈現為隱性或顯性感染。隱性感染者不發病,但卻是登革熱的重要傳染源。顯性感染就是登革熱,臨床分為典型、輕型和重型等3個類型。這其中,典型登革熱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高熱、“三痛”(眼眶痛、頭痛、肌肉和骨頭關節酸痛)、惡心嘔吐和皮疹,部分患者有出血現象和淋巴結腫大。輕型登革熱癥狀則較輕,類似流行性感冒,1至4天可痊愈,且預后良好。重型登革熱發病初期時類似典型登革熱,3至5天后突然加重并迅速進展,常并發腦膜炎、消化道出血和出血性休克,多因中樞性呼吸衰竭和出血性休克在24小時內死亡。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如何遠離登革熱的侵害?首要一條是嚴格管理好傳染源,地方性流行區或可能流行地區要做好登革熱疫情監測預報工作,早發現,早診斷,及時隔離醫治。要加強國境衛生檢疫,對可疑者實行醫學留觀,隔離時間不少于5日。同時要切斷傳播途徑,改善衛生環境,清除和消滅伊蚊滋生地,如翻缸倒罐、清除積水、填平洼地,噴灑殺蚊劑消滅成蚊等。在蚊蟲滋生季節,家中開窗通風時一定要關好紗窗,防止蚊蟲飛入居室作亂。
國慶長假計劃到海南、云南、廣東、廣西或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柬埔寨、老撾等東南亞國家及太平洋島國旅游的朋友們,要注意備足驅蚊水、蚊香、風油精等防蚊物品;避免在水邊、草地等蚊蟲密集區域活動;還要穿著長衣長褲,注意保護裸露在外的皮膚,防止被蚊蟲叮咬。
本文轉載自央視網,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