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GPS,這個是我喜歡用的,因為很方便。我們用的是華測X900,算是比較差勁的了,有效測量范圍大概在10公里以內,手簿操作系統也不過是windows phone,配個RTK軟件,可以有多種測量方式。GPS好的地方就是,基站架好后,可以單人進行測量放樣,而且齊平面位置測量準確度很高。平時測量地形,收方量,放個開挖回填范圍,用GPS很快就能完成。不過由于我們的儀器不夠高端,所以高程方面很差勁,差個一兩公分都是常有的事。
水準儀真的是用的少的了,因為和其他兩種比水準儀太低端了,像我們修橋的,精度要求還是很高的,水準儀這種要用肉眼度數,而且扶塔尺還不能保證豎直。不過我們這有一個跟水準儀配套的設備,測微器,配個專用帶對中氣泡的水準尺,可以做到小數點后四位的水準測量,我們做控制點時一般先用GPS確定平面位置,再用水準儀加測微器把高程從業主給的控制點導過去。我們隔壁的鐵路代建用的水準儀是電子水準儀,那個就比較高級了,我是沒機會玩過。
全站儀就比較全能了,我們用的萊卡TS06plus,平面高程都能觀測到小數點后四位,免棱鏡模式能測到個兩百米左右,配個萊卡專用反光貼測的更遠。不過也有局限性,首先使用全站儀至少要有三個已知點,兩個控制點一個檢查點,工地上地形復雜,很容易出現被機械設備,滿堂架,甚至施工人員遮擋的情況,所以架站位置要選好,免得浪費時間。
總得來說,三種設備都有各自的優點,結合測量對像和測量任務,三種儀器配合使用。干大工程的,這三種設備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