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PS靜態測量把GPS接收機,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放著不去,讓它去采集衛星信號數據,一般這種靜態測量都需要幾十分鐘,工程應用中靜態測量一般在三四十分鐘,對于變形監測,一般都是兩三個小時。時間越長,精度越高。其精度可達毫米級別。以我們實習時作變形監測的數據來看,多臺GPS接收機,兩個小時靜態測量,后用解算軟件處理,弱點的平面位置中誤差是6毫米,平均中誤差是1.7毫米。如果衛星信號很好,觀測時間在小時以上,平均的點位中誤差會在一兩個毫米左右。
2:GPS-RTK這是一套GPS設備,不是一個。至少有一個基準站接收機,一個流動站接收機。
基準站的接收機有兩個任務:
1)接收衛星信號
2)把自己的觀測量通過發送給流動站流動站有三個任務:
1)接收衛星信號
2)接收基準站所發送的基準站觀測量
3)對衛星信號與基準站觀測量進行對比處理,從而對自己的觀測量進行修正工作模式是基準站架在一個觀測條件比較好(上空視野好,周圍無干擾)的地方,然后流動站就到處亂跑,跑到一個點,等三秒,記錄,OK,完了,再跑下一個點精度較差,但是工作效率很高,多用于工程規劃設計時的地形圖測量,以及工程應用中精度要求不高的領域其精度一般在厘米級別上,實際作業過程中,點位中誤差飄到一二十厘米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一般情況下精度可以滿足地形圖測繪的需要。
3:比較
1:精度上,靜態是完爆RTK,幾十分鐘的靜態精度和全站儀差不多,小時級別的靜態完爆全站儀靜態比全站儀的優點就是:不需要通視、晚上也能干活、勞動強度低
2:時間上,RGK完爆靜態
3:實際的橋梁施工中,工程要求不是很高的話,測量上的任務,除了控制測量的部分,其它部分從頭到尾用RTK其實是沒有什么問題的, 你想想,偏幾厘米,有什么大不了的?除非你修的橋只有半米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