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天中特別暖和的下午4點,新疆女孩庫乃·阿扎提會爬到家附近的山頂,連接網絡,開啟她特別寶貴的學習時光……
庫乃·阿扎提是東南大學計算機工程學院的一名哈薩克族學生。2月24日,東南大學開啟線上教學的..天,當大部分同學都在房間里等待上網課時,庫乃·阿扎提正站在山頂艱難地找信號。
線上“開學”一個月,庫乃爬了一個月的山。
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托里縣的庫乃,回家得先從南京坐四五十個小時的火車到烏魯木齊,再坐9個小時的長途汽車到托里縣,再坐3小時小車才能回到她在山區的家。
從南京到家,庫乃在路上足足花了5天時間。
牧民們的冬窩子一般都比較偏遠,只有附近的山頂上才有移動的信號,庫乃在家時,插著聯通卡的手機始終收不到信號。
線上“開學”那天,庫乃的手機沒有一丁點信號,她帶著媽媽的手機爬上了附近的山頂,連接上媽媽手機的熱點,才找到微弱的網絡信號。
靠著這一點微弱的信號,庫乃打開了直播,畫面一度是卡頓的,聽不到任何聲音。
雖然已是春天,但北疆仍然寒氣逼人,山頂還有積雪覆蓋。庫乃只能在一天中特別暖和的時候,爬到山頂連網上課。
庫乃的妹妹也在上網課,每天姐妹倆結伴而行。妹妹用的是移動網絡,在山頂能收到信號,這成了庫乃每天接收信息的“能量源”。
山區的信號不穩定,天氣晴朗的時候信號會好一些,庫乃只需花20分鐘,就能在附近的山頂上找到信號。天氣不好的時候,尤其是下雪天,信號就會變得很弱,庫乃和妹妹得裹上兩件外套、在雪天里走上半個多小時,只能在更高一點的山頂,才能找到信號。
如果學習資料下載得快,作業發送得順利,庫乃和妹妹在山頂待上1個小時就可以回家了。但如果信號弱,姐妹倆還得多熬上一陣。
不管是晴天還是下雪天,庫乃總是堅持下載完課件、發完作業再下山回家。
2017年秋季入學時,庫乃本可以選擇基礎水平的民族班課程,但為了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庫乃還是決定跟著普通班一起上課。
由于基礎薄弱和語言問題,庫乃一度在計算機專業課程的學習中面臨極大的挑戰。
但她學習非常刻苦,在校期間總是宿舍里起得特別早、睡得特別晚的那個人。在老師的關心和同學的幫助下,庫乃攻下了一門又一門課程。
而這次在家,受限于網絡信號,庫乃無法參與線上課堂,只能憑借下載的學習資料了解課堂知識,學起來很吃力。
這學期有好幾門課的課件是英文的,這讓庫乃十分苦惱,“感覺像在讀天書一樣”。
遇到不懂的問題,庫乃也不能像在學校里那樣隨時問同學,只能記下不懂的地方,等到第二天上山上網課的時候,才能提問。
輔導員向學院、學校反饋了庫乃的情況。學院得知后,專門請任課老師進行課堂錄屏,為庫乃提供方便下載的學習資料,解答她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同學也積極與她進行遠程交流,把整理的課堂筆記、課堂討論記錄等學習資料發給她,幫助她課后自學。
令庫乃感動的是,任課老師在了解到庫乃英語水平有限的情況后,還特意翻譯整理好中文版本的資料發給她。
山頂沒有教室暖和,但這些善意的關懷,讓庫乃心里暖暖的。
3月24日晚上,庫乃線上聯絡時分享了一個好消息,“我家剛從山里搬出來,搬到了信號比較好的地方。”擔心輔導員不能理解,她又補充道:“我們是游牧民族,所以一年四季都搬家。”
本文轉載自人民網,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內容..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http://www.hengdaox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