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溫室大棚放風口怎么設置呢?下面小編給大家詳細講一講:
放風口的設置是大棚建造中比較關鍵的一環,而由于棚室結構有所差異,放風口在設置的時候,其位置也不盡相同。多數大棚的水渠(即走廊)一般設置在后墻附近,那么在水渠兩側就會有兩排立柱,放風口的位置一般在水渠南側立柱附近。技術人員在轉棚中發現,放風口位置不同,一些與放風口有關的棚室設施及管理方式也不同。
有的棚室放風口在立柱南側,正好位于蔬菜頂部。當放風口打開以后,冷風會直吹蔬菜,同時棚面覆蓋物如草簾等產生的一些碎屑會直接落到蔬菜上面,對蔬菜生長造成影響。
因此,對于這個位置的放風口,就需要在其底部設置擋風膜,一方面阻擋風對蔬菜的直吹,另一方面阻擋雜物落到蔬菜上面。當遇到降雨時,雨水被擋風膜改變流向,會對后墻根產生沖刷,因此,在后墻根附近也要設置1-1.5米高的薄膜,阻擋從擋風膜下來的雨水對后墻的沖刷。
有的放風口在立柱北側,即水渠正上方。這個位置的放風口距離蔬菜較遠,不會因為草簾碎屑、降水等對蔬菜產生影響。不過,由于此處的放風口距離后墻較近,降水會對后墻造成影響。所以,對于該位置的放風口,就需要把整面后墻用薄膜包裹起來,防止雨水沖刷。
而無論是哪一種棚室結構,合理的放風口設置是距離后屋面高處1.5-2米的距離,太遠或太近都不好。如果放風口設置較遠(超過2米),當放風口打開以后,靠近棚面覆蓋物一側還有一段距離,拉起的棚膜松散,一是容易形成水兜,二是遇大風天氣時需要把棚面覆蓋物放下才能將其壓住。如果放風口設置距離較近(小于1.5米),棚面覆蓋物卷起以后就占據了大部分空間,放風口打開的距離就受到阻礙,就會對棚室通風產生影響。所以,建議菜農,在設置放風口位置時,要先確定棚面覆蓋物卷起后的位置及其所占據的空間,而后根據放風口的位置合理設置其它相應的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