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大棚的建造方法_養殖大棚的設計方案
養殖大棚的性能
1、透光性:透光率是評價養殖大棚比較基本指標。透光率是指透進大棚內的光照量與室外光照量的百分比。一般,連棟塑料大棚在0.5-0.6,玻璃大棚的透光率在0.6-0.7,日光大棚可達到0.7以上。
2、保溫性:加溫耗能是養殖大棚的主要障礙,提高大棚的保溫性能,降低能耗,是提高大棚生產效益的一個直接手段。
3、耐久性:大棚建設需要要考慮其耐久性,大棚耐久性受大棚材料耐老化性能、大棚主體結構的承載能力等因素的影響。
塑料養殖大棚
大型連棟式塑料大棚是近十幾年出現并得到迅速發展的一種大棚型式,與玻璃大棚相比,它具有重量輕、骨架材料用量少、結構件遮光率小、造價低、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其環境調控能力基本上可以達到玻璃大棚的相同水平,塑料大棚用戶接受能力在全世界范圍內遠遠高出玻璃大棚,成為現代大棚發展的主流。
樂山養殖大棚
1、總體尺寸
塑料養殖大棚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結構尺寸,但就總體而言,通用大棚跨度在6~12m,開間在4m左右,檐高3~4m。以自然通風為主的連棟大棚,在側窗和屋脊窗聯合使用時,大棚較大寬度宜限制在50m以內,在30m左右,而以機械通風為主的聯棟大棚,大棚較大寬度可擴大到60m,但可以限制在50m左右,對大棚的長度可以限制在100m以內,但沒有嚴格的要求。
2、主體結構
①塑料大棚主體結構一般都用熱浸鍍鋅鋼管作主體承力結構,工廠化生產,現場安裝。由于塑料大棚自身的重量輕,對風、雪荷載的抵抗能力弱,所以,對結構整體的穩定性要有充分考慮,一般在室內二跨或二開間要設置垂直斜撐,在大棚的外圍護結構以及屋頂上也要考慮設置必要的空間支撐。比較好好有斜支撐(斜拉桿)錨固于基礎,形成空間受力體系。
②塑料大棚主體結構至少要有抗8級風的能力,一般要求抗風能力達10級。
③主體結構的雪荷載承載能力要根據建設地區實際降雪條件和大棚的冬季使用情況確定。在北方使用,設計雪荷載不宜小于0.35kN/平方米。
④對于周年運行的塑料大棚,還應考慮諸如設備重量、植物吊重、維修等多項荷載因素。
玻璃養殖大棚
玻璃大棚是以玻璃為透明覆蓋材料的大棚。
1、設計要求:基礎設計時,除滿足強度的要求外,還應具有足夠的穩定性和抵抗不均勻沉降的能力,與柱間支撐相連的基礎還應具有足夠的傳遞水平力的作用和空間穩定性。大棚底部應位于凍土層以下,采暖大棚可根據氣候和土壤情況考慮采暖對基礎凍深的影響。一般基礎底部應低于室外地面0.5米以上,基礎頂面與室外地面的距離應大于0.1米,以防止基礎外露和對栽培的不良影響。除特殊要求外,大棚基礎頂面與室內地面的距離宜大于0.4米。
2、獨立基礎:通常利用鋼筋混凝土。
3、條形基礎:通常采用砌體結構(磚、石),施工也采用現場砌筑的方式進行,基礎頂部常設置一鋼筋混凝土圈梁以安裝埋件和增加基礎強度。
4、鋼結構:大棚承重結構和保證結構穩定性所設的支撐、連接件、堅固件等。我國玻璃大棚鋼結構的設計主要參考荷蘭、日本和美國等國的大棚設計規范進行。但在設計中需要考慮結構強度、結構的鋼度、結構的整體性和結構的耐久性等問題。